水琉璃

看着文艺,其实是一种用玻璃伪制的琉璃
职业作图,兼职仿品做旧(bushi

关于代沟导致的审美隔阂

这篇东西的名字应该叫“那些年我家关于审美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实说战争也不对,我这种怂包性格干不出多么火星四射的事,充其量是一种外交博弈,具体大概是我的长辈们坚持不懈地嘴炮输出而我坚持不懈地非暴力不合作。

举个例子,我不喜欢高领毛衣,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我觉得我脖子很短”以及“我不喜欢有毛织料贴在我的脖子上”。前者来自于我依据自身审美对自己的审视,后者则来自遥远的我几乎没有记忆的幼年——从我记事开始我就贼不喜欢毛织物在我脖子上制造的刺痒,那真的太难受了,从最初的轻微不舒服,到穿了几个小时后又蜇又痒的痛感,足以让我把自己的脖子抓得仿佛生了荨麻疹。

本来就不舒服,家长们还总喜欢说“这一点也不扎啊,你别老惦记就不会扎了”“这是纯羊毛欸,怎么会扎”“小孩子见识短,还分不清好赖”之类的话,并说“乖一点,你看这不是很好看嘛”

然后就,你们懂的,逆反心理疯狂滋长并开始疯狂嫌弃高领毛衣。

而我脖子短这事,我真的觉得我的自我认知是很清醒的。真的,不要说高领毛衣,任何领子高于常见衬衣的衣服,套在我身上之后都会立刻吃掉我的脖子,并让我平日里具有迷惑性的小圆下巴一秒暴露出大胖脸的本质。我的脸在那一瞬间看起来像一只架在窄口花瓶上的苹果,圆润的线条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然而我的家长,真的,坚持不懈地给我买各种各样的带领子的毛衣,甚至不惜辛辛苦苦查各种花样子戴着老花镜亲手给我织堆堆领毛衣。

那感觉,相当的,一言难尽。

也许你懂那种芒果过敏但抽奖中了一车皮芒果还不能转赠售卖的感觉。

我曾经盯着镜子里穿着高领打底衫的自己,发自内心地极其真诚地思考一个问题,亲生滤镜这玩意儿,难道连人的审美都会影响?还是我的父辈祖辈在我所不知道的往日时光里有什么奇妙的审美共识比如觉得没有脖子是一种淳朴敦厚的美?

我不能理解我爹妈外公外婆甚至姨妈的审美,就像我难以想象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审美风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高领毛衣之外,我和长辈还有很多不能达成共识的审美取向。日常穿着里,我喜欢短发和男装,觉得帅气又好打理,而且很容易买到长短足够的尺码。但我的长辈们致力于劝我“像个女孩子”,蓄长发,多穿裙子之类的。

……有时候有点像“be a lady,they said”

前阵子我终于肯对女装感兴趣了,我看上了一套汉服,或者说汉元素改良服饰,尝试买了一套冬装,包括加绒的中衣和一件长袖短褙子。我搭配了一条毛呢长裙,觉得自己美美哒,然后——

我外婆,拈起我的衣摆看了两眼,一脸嫌弃:“你最近是不是钱不够,这衣服做工真差。”

紧接着又是审美教育“女孩子买衣服还是要舍得花钱买好的,不要怕贵,买一件穿十年不就很划算了嘛,上次我说给你买件高领的羊绒衫你也不要,那个多好看,又保暖……”

我,一个常驻帝都的月薪刚刚够交税的外地年轻人,天天地铁通勤仨小时起步首付在梦里遥遥无期,此时此刻,除了沉默的围笑,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回复。

高领羊绒衫,作为礼物刨去价格不算,它是扛得住帝都街头的隆冬,清洗的时候丢进洗衣机就万事大吉,还是能够不那么扎我脆弱敏感的脖子?

小问号你是否有许多朋友。

男装时嫌我不像女生,女装时嫌我贪便宜。

堪称家庭版“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令人头秃。


评论